公共管理学院拥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4个一级学科,其中哲学入选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政治学入选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建设学科。学院开设哲学、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社会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哲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学专业为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2个省级教学团队。学院建设有bob官方(中国)官方网站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伦理文明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两个国家级平台以及多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是卓越本科人才培养强有力的支撑。
学院坚持思政引领、交叉融合、经世致用,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凸显了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
一、坚持思政引领,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驱动学生理想信念塑造
学院在党委领导下,构建了学院、家庭、社会、学生“四位一体”协同联动育人格局,形成学院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的全员育人机制,打造全员协同育人共同体。为完善学生发展指导服务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学院在已经配备授课教师、辅导员、班导师、学生助理班导师的基础上,为每一位本科生配备专业导师,实行本科生专业导师制,对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四年一贯制全程化、全方位的思想引领、学业指导与学术引导,融合校际院际,实现院本部与同类院校的同类专业的协同联动,推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跨校育人。
二、坚持交叉融合、经世致用,推进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驱动强基固本达成和创新能力增强
学院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以交叉融合和经世致用为主线,全面推进本科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立体重构本科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驱动强基固本达成和创新能力增强。
坚持交叉融合,构建了与卓越本科人才培养相契合的课程体系,驱动强基固本达成
学院坚持需求导向,按照优化结构、强化内涵、深化交叉的原则,全面修订和完善了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新增项目制课程、创新实验课程、学科前沿课程、本土特色课程、国家重大战略课程、本硕贯通课程等40余门新课,删减40余门陈课旧课。依托智慧教室等平台,推动教师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行40岁以下青年教师全员参与课堂教学竞赛制度,推进以赛促教。学院2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近两年,教师在国家教学创新大赛、湖南省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等多类赛事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其他奖项10余项。学院“中华伦理文明传承与伦理学理论创新团队”成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坚持经世致用,构建贯通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四进阶”实践教学体系,驱动创新能力增强
学院坚持经世致用,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优化实践课程体系,创新实践方法,探索并构建了贯通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四进阶”实践教学体系。即围绕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在把握好传统第一课堂和新型第二课堂的基础上,以能力“四进阶”(即娴熟专业基础技能→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卓越综合实践能力→优秀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以实习实践、案例教学、学科竞赛、田野调查、双创教育等为具体渠道与手段,驱动学生创新能力增强。2019年以来,学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湖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三、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近五年来,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学科和学术竞赛中获奖66项。包括第二届“寻是杯”全国大学生公共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总决赛)一等奖、第十三届“正大杯”全国市场调查与分析比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一等奖、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红色专项竞赛二等奖、“正大杯”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二等奖等等。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竞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得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立项11项、省级立项16项。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毕业生整体就业质量和升学率稳步提升
近年来学院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继续深造比率保持在35%左右,均居学校前列。近三年有181名学生被保送和考取至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985高校学习深造。有131名学生进入中小学以及其他事业单位工作,15名毕业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国家就业项目选拔到基层建功立业;一大批优秀毕业生通过公开招考进入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型国企业工作。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对该院毕业生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典型优秀毕业生层出叠现
学院具有本科人才培养的深厚积淀,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本科毕业生代表。他们中有余安宜(1963级)、黄金莲(1972级)、张扬(1985级)、谭树茗等获得教育部各类全国性奖励表彰的基础教育领域优秀代表;有蔡长松(1962级、海南省委原副书记)、文选德(1962级、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陈智敏(1976级、公安部原副部长)等省部级高级领导干部20余人;有刘湘溶(1974级、bob官方(中国)官方网站原校长)、刘起军(1989级、湘潭大学党委书记)、陈东琪(1977级、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陈波(1977级、国际哲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陈金龙(1981级、长江学者、华南师大马院院长)等高校领导者和有重要影响力知名专家学者100余人。造就了学院人才培养薪火相传的循环道,呈现出较为突出的优秀本科人才成长群体现象。
近五年来,学院也涌现出了众多的优秀青年校友,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如保研后攻读博士学位的欧阳星、李旺传、万舒婵、刘善彤、袁美秀等同学在各自研究专业领域崭露头角,出版了高水平学术专著,发表系列优秀学术论文;毕业后考取选调生的易群同学在“相遇选调”公微发表文章《我在基层重读“师范大学”》一时在网络走红;社会学专业卢析入职全球前十大IT企业明基集团明基BenQ人力资源专干,每年都带队来校招聘毕业生。众多青年优秀校友的现实表现再次印证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和社会需求适应度。